□王偉章
從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向南50公里,一片沙漠映入眼簾。
穆柯灘到了。從同行的藏族干部口中聽到了一個大家熟知的漢族地名。我以為是聽錯了,再次詢問,確定是穆柯灘。
他還告訴我,穆桂英曾在此駐守,因此得名。此時,一陣狂風襲來,黃沙滾滾,遮天蔽日,沙地中種植的樹苗似乎就要被連根拔起,像是穆桂英的大軍疾馳而來。
后來通過地圖,始知這里規(guī)范標注的寫法是穆格灘。查地名志得知這是個蒙古語,意為“災難”。
沙帶橫貫貴南草原,由西北向東南方向延伸,寬只有3公里左右,但長達24公里。據(jù)現(xiàn)有的監(jiān)測數(shù)據(jù),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到世紀末的十幾年之間,黃沙帶邊緣的黃沙頭沙漠每年都以5至15米的速度向前擴展,每年將近有1000畝的草場被沙漠吞噬。
沙漠埋沒了草原、農(nóng)田和村莊,似乎還有遙遠的歷史記憶。
一
最早記錄貴南的史書應該是《后漢書》?!段髑紓鳌酚涊d:東漢章帝元和三年(公元86年)秋,燒當羌酋迷吾與弟號吾率部落犯漢,進攻隴西界,郡督烽掾李章活捉號吾,號吾投降,眾羌即散,各歸故地。當時的護羌校尉傅育恐失朝廷信用,欲伐燒當羌。次年,傅育奏準請隴西、張掖、酒泉三郡太守各五千人,合兩萬兵卒,與其他各郡限期出擊。其他郡州的兵馬還未到達會合地點時,傅育自領(lǐng)漢陽、金城五千兵,單獨進軍,被迷吾發(fā)覺,撤帳篷逃走。于是傅育選三千精兵窮追,夜至迷吾數(shù)里的“建威南三兜谷”,準備翌晨攻擊,不料迷吾設(shè)伏夜襲,傅育力戰(zhàn)而死,漢軍敗走。
今天的學者通過《水經(jīng)注》“歸義夾河于建威相首尾”和胡三省注《通鑒》卷四十七“河北,逢留大河之北也,歸義城本漢所筑,以招來諸羌歸義者”的記載,在今黃河南岸,距貴德縣城南80里的地方,找到了漢代建威城,《后漢書》記載的三兜谷似乎就在眼前。而貴南森多鄉(xiāng)和同德縣尕巴松多讓我找到了答案。森多、松多應該是三兜的不同音譯。
2000多年前,長途奔襲的漢軍行至這片草原,高原的夜晚寒冷無比,為躲避嚴寒,他們來到了溝中,點火做飯,就在他們放松警惕、和衣入睡的時候,消失了多日的燒當羌突然出現(xiàn),把漢軍包圍在溝中。
三兜谷之戰(zhàn)拉近了貴南與古羌人之間的距離,記錄下了建威、三兜谷、燒當羌和那個孤軍深入松多的護羌校尉傅育。
二
關(guān)于羌人,史書多有記載。羌即是“羊”“人”二字的組合。故《說文》曰,羌“從人從羊”,釋為“西方牧羊人”。從古文的羌字中可以看出,遠古時期羌族擁有相當高的畜牧業(yè)生產(chǎn)水平。羌族作為西部的重要部族,在距今約三四千年,當印歐人大量涌入新疆一帶,幸虧有甘、青羌人的大發(fā)展,才有力地阻擋了印歐人的東遷和擴張。
在貴南分布著大量古代文物遺存。位于茫拉河畔的中石器時代拉乙亥遺址出土了大量石器,有石錘、石核、石片、砍砸器、帶槽斧形器、弧刃刮削器、龜背狀石器、琢背石刀、研磨器、雕刻器等,其中細石器加工精細。研磨器的發(fā)現(xiàn),表明采集農(nóng)業(yè)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。
中石器時代是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之間人類物質(zhì)文化發(fā)展過渡性階段,是從直接取之于自然的攫取性經(jīng)濟高漲、并孕育向生產(chǎn)性經(jīng)濟轉(zhuǎn)化的時期。
可以設(shè)想一下,當時人們時而在樹林里采集野果,挖掘塊根;時而在河邊捕捉小動物,圍攻老弱的大獸,生活雖然艱苦,常常吃了上頓沒有下頓,但他們還是頑強地生活著。
白天,青壯年男子主動到較遠的地方采集和打獵,去碰一下運氣,婦女和老人則留在營地,一邊照顧幼小,一邊到附近采集食物??梢哉f,在這樣的集體里,人與人和睦共處,都有分工,沒有高低貴賤之分,每個人在勞動中盡力而為,同享勞動果實。
入夜,人們回到營地,架起火堆,燒制食物。當月亮升起的時候,人們便聚攏起來,盡情享受收獲的喜悅。
拉乙亥遺址,無疑為我們再現(xiàn)了青藏高原古人類的生活情景。
1977年龍羊峽水庫淹沒區(qū)尕馬爾臺遺址出土了一件精美的“七角形紋”青銅鏡,銅鏡銅錫比例為1∶0.096,是我國已知的最早的一面銅鏡。成為青海乃至中國進入青銅時代的重要標志。
英國漢學家李約瑟在總結(jié)羌人對中華民族重大貢獻時指出,在中國文字中有許多表示“好”這個意思的字和偏旁,如羊、祥、羹、饈、善、義、羲等,都曾與羌人有關(guān),這是對羌人文明崇拜的反映,也是華夏文化中西戎羌人文化初源的遺存,甚至意味著羌人確實創(chuàng)造了豐富的文明。
從遠古到四世紀,無疑是中國歷史上羌人文明最輝煌的時期。
三
時間到了四世紀魏晉南北朝時代,中國民族關(guān)系發(fā)生了劇烈變化,青海進入鮮卑族時代。鮮卑族從蒙古草原大規(guī)模遷徙到中國北方。先后有乙弗部、慕容部、拓跋部遷徙到了青海。
慕容部的首領(lǐng)叫吐谷渾。吐谷渾帶領(lǐng)部族北渡黃河,漸次占領(lǐng)了青海湖環(huán)湖地區(qū),兼并氐羌,地方數(shù)千里,號為強國。最初的吐谷渾并不強大,經(jīng)常吃敗仗。比如,西秦的乞伏乾歸投降后秦以后,吐谷渾第七任首領(lǐng)烏紇堤,便“屢抄其境”,后來乾歸“率騎討之”,將其打敗,吐谷渾“亡失萬余口”(《晉書》),遭到重創(chuàng)。第八任樹洛干即位后,“率所部數(shù)千家奔歸莫何川”,自稱大都督、大單于、吐谷渾王,并“輕徭薄賦,信賞必罰”,一時間,“沙、漒諸戎皆附之” (《通鑒》),國力大增,吐谷渾走向強盛。
莫何川從歷史背后走到前臺。
李文實先生在其著作《西陲故地與羌藏文化》中轉(zhuǎn)引段國《沙州記》曰:“澆河(《今貴德》)西南百七十里有黃沙,沙南北一百二十里,東西七十里,西極大楊川,望之若人委乾備于此,不生草木,蕩然黃沙,周回數(shù)百里,沙州于是取號焉。”
《宋書·吐谷渾》記:“吐谷渾‘大抵治慕賀川。’視連傳弟視羆,西秦封他為沙州牧、白蘭王。宋景平元年(423年)吐谷渾阿才向劉宋朝貢,并接受宋的封號‘沙洲刺史’。”
李文實先生進一步指出,穆格系“莫賀”“莫何”之音轉(zhuǎn)。這說的就是今天的穆格灘。并由此認定吐谷渾所屬莫賀川就是《水經(jīng)注》中提到的“沙州”。“沙,漒諸戎”,就是白蘭的大概位置。
公元452年,“拾寅始邑伏羅川”?!顿Y治通鑒》卷一二六注:“居伏羅川,猶未敢離白蘭(山)之險也”。《梁書·西北諸戎傳》記:“拾寅立,乃用書契,起城池,筑宮室,其小王并立宅”。中華書局??庇洠耗劫R、莫賀、伏羅三地名為一地,譯音不同之故。
說明拾寅在白蘭山下建造了新的王城。這是繼伏俟城之后吐谷渾建立的第二座王城。
拾寅被南朝劉宋政權(quán)冊封為河南王,史稱為河南王。
此時,從川西經(jīng)貴南渡黃河,至吐谷渾舊都伏俟城的“河南道”興盛起來。南朝僧人慧鑒、明達、法勇(曇元竭)、惠生、宋云等都經(jīng)此道前往西域求經(jīng)。
貴南是絲綢之路河南道重要交通節(jié)點。
四
白蘭最早見于東晉常璩《華陽國志》。從東晉到五胡十六國時期,白蘭羌、白蘭國,一直到元代白蘭王,白蘭之名頻見于史籍。
西夏文詩歌講述西夏祖先發(fā)源地時說:“黔首石城漠水畔,紅臉祖墳白河上,高彌藥國在彼方。”這里的紅臉也叫赭面,是西夏人的自稱,這又與藏族自稱為赭面相符,詩歌說其祖先發(fā)源于漠水河畔,叫作白河的河邊上的石城。
對這三個名詞的具體所指,學者們眾說紛紜,有人認為漠水即是黃河,藏語稱之為瑪曲。
關(guān)于白河,今天的學者達成共識,認為白河指的是今同德縣境內(nèi)的巴曲,同德、貴南縣的草原被稱為巴塘,以巴為名,無疑說明古代有稱為“巴”的部落活動在這一地區(qū),部落名變?yōu)榈孛?,即漢文所載的白蘭。
《新唐書·黨項傳》:“又有白蘭羌,吐蕃謂之丁玲,左屬黨項,右與多彌接。勝兵萬人,勇戰(zhàn)斗,善作兵,俗與黨項同。”《冊府元龜》記載:“白蘭土出黃金鋼鐵,其國逐水草……以肉酪為糧,頗識文字……地宜大麥,而多蕪青,頗有菽粟,出蜀馬、牦牛。”可以看出,白蘭地區(qū)是一個相當富庶的地區(qū)。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記載較為明確:白蘭山在吐谷渾西南。慕容廆庶兄吐谷渾國于洮水之西,南極白蘭。其后每被侵伐,輒保白蘭以自固。又西南,即白羅川。劉宋元嘉二十九年,吐谷渾王拾寅始居伏羅川,蓋未離白蘭之險也。
吐谷渾曾五次退保白蘭,依靠白蘭屢屢化險為夷。
第一次是公元329年,吐谷渾長子吐延,因?qū)λ鞣那既藲埍┎蝗?,最后被羌人首領(lǐng)姜聰刺殺,彌留之際,吐延留下遺訓“吾氣絕,棺斂訖,便遠去保白蘭。白蘭地既險遠,又土俗懦弱易控。”當時白蘭國屬于吐谷渾的羈縻(籠絡(luò)控制)之地,白蘭國由白蘭羌人控制,白蘭羌人性格懦弱,便于控制,而且白蘭地區(qū)易守難攻,是吐谷渾必須保護好的大本營。
第二次退守白蘭,是在公元398年,由于吐谷渾國王視羆,起初謝絕了西秦賜封的白蘭王稱號。西秦國主乞伏乾歸大怒,率領(lǐng)大軍興師問罪。視羆再次遠遁白蘭,才逃過一劫。
公元417年,西秦派大軍攻打吐谷渾八世國王樹洛干,樹洛干大敗,“走保白蘭山,慚憤發(fā)疾”而卒。此為三守白蘭。
公元444年,吐谷渾內(nèi)亂,北魏派遣大軍征討吐谷渾,吐谷渾大敗,國主“慕利延奔白蘭”??墒沁@次退保白蘭吐谷渾以失敗告終,公元445年北魏攻占了白蘭等地。吐谷渾國主慕利延率主力部隊一路西逃,占領(lǐng)了新疆于闐,“殺其王,據(jù)其地”。公元446年,北魏軍退,慕利延又回到白蘭等故地。此為四守白蘭。
公元460年,北魏派軍兩路攻打吐谷渾,此時,吐谷渾十二世國王拾寅正在白蘭建立王城,故史書不用“奔保白蘭”,而是說“拾寅今保白蘭”。這也算是吐谷渾五守白蘭。
貴南作為吐谷渾可靠的根據(jù)地,在其興衰成敗中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。
唐代,貞觀初年,李世民西伐吐谷渾,一度以黨項羌野利部落設(shè)置玉州(治今沙溝鄉(xiāng)查納寺古城)、西康州(治湘水縣,今森多鄉(xiāng)青羊禾古城),貞觀八年陷落于吐蕃。
野利部落是黨項羌八大姓之一,拓跋部落在八大姓中最強。后野利與拓跋(即后來的西夏開國皇帝李氏,拓跋之名來自鮮卑,說明其融合了吐谷渾血統(tǒng))等其他黨項部落一起被迫東遷寧夏,建國西夏。李元昊第五位皇后即為野利氏,野利仁榮、野利旺榮兄弟更是元昊股肱之臣。
五
歷史總有插曲,明末,地域遼闊、水草肥美的青海湖流域和青海西部吸引北方蒙古部落駐牧青海。固始汗及其子孫向藏地征收賦稅,“以養(yǎng)青海之眾”。原來生活在這里的藏人“失其地,多遠涉。其留者不能自存,反為所役屬”,成為蒙古貴族的屬民。清廷把青海蒙古分為二十九旗。貴南為察漢諾們罕旗轄地。到嘉慶年間,蒙古族人口減少,黃河以南貴南等地恢復為藏區(qū)。
正因為這段歷史,穆格灘也由此被誤認為是蒙古語地名。
進入民國。讓人們記住穆格灘是因另外一個特殊名字:貴南軍馬場。
貴南軍馬場的前身是軍政部聯(lián)合勤務(wù)總司令部貴德軍牧場,1939年由國民政府在過馬營選址建成。過馬營此地,藏語為過芒洋,意為有泉水的地方,后由漢族人誤稱為過馬營。1943年政部貴德軍牧場兼并馬步芳魯倉軍牧場。至1945年,貴德軍牧場官佐士兵達到700余人,達到發(fā)展的頂峰。從1944年起,貴德軍牧場開始向部隊提供軍馬,當年入伍服役育成軍馬200余匹,自1945年以后,每年向軍隊撥出軍馬500至700匹,為抗戰(zhàn)作出了卓越貢獻。
1949年9月20日,馬場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貴德軍牧場,1956年該場隸屬關(guān)系改變,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馬政局貴南軍馬場。同年,根據(jù)總后和省、州關(guān)于“初步利用穆格灘”的指示,成立了穆格灘分場。
穆格灘在新中國發(fā)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,也留下了那個時代深深的印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