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5月,蘇某某、林某某成立包裝制品公司。為牟取利益,在未經著作權人授權許可的情況下,兩人采購正版“劇本殺”盒裝劇本,租賃了4處生產、倉儲場所,陸續(xù)雇傭7名小工,從事掃描、美化修圖、排版、印刷、裝訂、客服、發(fā)貨及售后等工作,共制作《來電》《群星》等130余種盜版“劇本殺”盒裝劇本,經重新掃描、排版、印刷后,在電商平臺上售賣。截至案發(fā),已銷售金額達475萬余元,未銷售盒裝劇本97種,共計46760盒,待銷售金額達320萬余元。
2022年9月,公安機關將部分被告人抓獲,之后其余幾人分別主動至公安機關投案。2023年1月,檢察機關向法院提起公訴,指控蘇某某、林某某等人構成侵犯著作權罪,蘇某某、林某某系主犯,7名小工系從犯。
上海三中院審理后認為,蘇某某、林某某等9人以營利為目的,在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的情況下,復制發(fā)行盜版作品,侵權產品已銷售金額達475萬余元,待銷售金額達320萬余元。犯罪情節(jié)特別嚴重,依法應以侵犯著作權罪追究其刑事責任。法院綜合各被告人自愿認罪認罰、自首、坦白、預繳部分罰金等情節(jié),對9名被告人作出上述判決。該判決現已生效。
法官說法
“劇本殺”是新興文化產業(yè),目前仍處于快速發(fā)展階段。由于“劇本殺”劇本具有易被復制、正版與盜版差價較大等特征屬性,在行業(yè)發(fā)展過程中出現了劇本盜版泛濫、維權不易等現象,一定程度上制約了“劇本殺”行業(yè)向高質量發(fā)展轉變。
本案中,被告人蘇某某、林某某等以營利為目的,將大量盜版“劇本殺”盒裝劇本以低價通過網絡電商平臺發(fā)貨至全國各地,已形成一條分工有序、制銷一體的黑色產業(yè)鏈,不僅侵犯了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,還擾亂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(fā)展,依法應受到制裁。
值得注意的是,著作權法第二條規(guī)定,中國公民、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作品,不論是否發(fā)表,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。上海三中院刑事審判庭法官高衛(wèi)萍介紹說,現實中,由于一些正版劇本沒有登記版號等原因,一些權利人維權底氣不足,但實際上,無論是否獲得版號并不影響“劇本殺”劇本的創(chuàng)作者取得著作權,權利人一樣可以通過法律進行維權。法院依法作出判決,希望通過本案進一步樹立尊重和保護著作權的意識,營造鼓勵作品創(chuàng)作、知識創(chuàng)新的法律環(huán)境。